苦不聊生的成语故事


苦不聊生

拼音kǔ bù liáo shēng

基本解释聊生:赖以维持生活。形容备受痛苦,无法生存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安传》:“丁男被甲,丁女转输,苦不聊生,自经于道树,死者相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苦不聊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苦不聊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绝长续短 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。”
不屑一顾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所作所为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
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绿水,日在目前,无复俗累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
喟然长叹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