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誓的成语

有关誓的成语

有关誓的成语共收录38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指天誓日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
信誓旦旦誓言说的诚恳可信。信誓:表示真诚的誓言;旦旦:明白确实的样子。《诗经 卫风 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宴,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”
誓不罢休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。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二章:“田文镜下了决心,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。”
指天誓心指着天,对心起誓。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。唐·张说《为郭振让官表》:“臣与一二贞士,指天誓心,枝梧群邪,捍城王室……艰危备尝,几不免祸。”
誓天指日对着天、日发誓。明·方孝孺《正俗》:“而其臣抱君之遗孤,奔走海岛,誓天指日,拥立为帝。”
誓死不从从:服从。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。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7回:“宜之子誓死不从,而衣裳远避也。”
指天为誓见“指天誓日”。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真若可信。”
誓死不二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
海誓山盟指着山、海发誓;订立盟约。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。誓:誓言;盟:盟约。也作“山盟海誓”。宋 辛弃疾《南乡子 赠妓》词:“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”
誓死不渝立誓至死不变。唐·柳宗元《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》:“阵力之志,誓死不渝。”
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。宋·岳珂《桯史·二将失律》:“虏既得俊迈,折箭为誓,启门以出二将。”
靴刀誓死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《旧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及是击贼,常纳短刀于靴中,有决死之志,城上面西拜舞,三军感动。”
盟山誓海对着山海盟誓,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。元 王实甫《四块玉》:“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,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。”
誓日指天见“誓天指日”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席氏多贤》:“沥肝碎首,无以鸣冤,誓日指天,莫能伸曲。”
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温靖邦《将星在狼烟中升起》:“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,声明自己决无二心。”
旦旦信誓旦旦:诚实的样子;信誓:诚挚可信的誓言。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。《南齐书·王融传》:“将旦旦信誓,有时而爽,駉駉之牧,不能复嗣。”
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。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元帝时藩王争权,晋室大乱,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,击揖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。’”
对天发誓誓:誓言。对着苍天发出誓言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他也不请我,他也不想我。他那日对天发誓,亲笔写了贬书,怎么又肯想我,又肯着你远来请我?”
指日誓心对着太阳发誓,表明忠诚无二。唐·李德裕《〈异域归忠传〉序》:“惟嗢没斯精诚上达,天诱其衷。拔自狼居之山,愿拜龙颜之主,封章沥恳,指日誓心,不夺之诚,介如石矣。”
柏舟之誓誓:盟约,诺言。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《诗经 鄘风 柏舟序》:“《柏舟》,共姜自誓也。卫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守义,父母欲夺而嫁之,誓而弗许,故作是诗以绝之。”
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。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宜速处分,为一战之资,当停据盆城,誓死不贰。”
誓不两立发誓不跟敌人并存。形容双方仇恨极深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4回:“瑜曰:'吾与老贼誓不两立!'孔明曰:'事须三思,免致后悔。'”
誓海盟山同“山盟海誓”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誓海盟山心已许,几番浅笑深颦。”
弘誓大愿弘:大;誓:诺言。很大的决心和愿望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2回:“我已发了弘誓大愿,不取真经,永堕沉沦地狱。”
誓以皦日谓誓同生死,亲爱终生。语本《诗 王风 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皦日。”《诗经·王风·大车》:“各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皦日。”
山盟海誓形容盟誓像山、海一样永世不变。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。宋 辛弃疾《南乡子 赠妓》词:“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”
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。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赌誓发愿犹言赌咒发誓。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。《石点头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江湖上客商,赌誓发愿便说:‘若有欺心,必定遭遇吾剥皮。’”
发誓赌咒咒:誓言。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,你都没劝过,说我疯的?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,你又来怄我。”
誓同生死立誓同生共死。形容十分密切,不可拆散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,各不更改。”
赌誓发原犹言赌咒发誓。
钻刀立誓钻刀:古代立誓仪式,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,表示如果负盟,甘愿死于刀刃之下。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。清·李玉《牛头山》:“即当钻刀立誓,永受元帅鞭策便了。”
誓山盟海同“山盟海誓”。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四块玉·女相私>》:“顿忘了誓山盟海,顿忘了音书不寄来。”
誓无二志二志:二心。立誓决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倘蒙矜厄之仁,退师三十里,寡君愿以国从,誓无二志。”
誓无二心立誓决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献饭》:“万岁爷休出此言,臣等情愿随驾,誓无二心。”
刑马作誓刑:杀。杀马饮血,立誓为信。比喻庄重的誓约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且臣闻齐、卫先君,刑马压羊,盟曰:‘齐、卫后世无相攻伐,有相攻伐者,令其命如此。’”
歃血为誓歃血:口含血。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,表示诚意立誓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7卷:“受金液,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,歃血为誓,乃告之。”
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宋·朱熹《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》:“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,誓死不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