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幸的成语

有关幸的成语

有关幸的成语共收录13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幸灾乐祸指人缺乏善意;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。幸:高兴;乐:欢喜。南北朝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阃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。”
幸反为祸幸:幸运,幸福;祸:灾祸,灾难。在一定条件下,幸福可以转为灾难。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:“任久不胜,则幸反祸。”
惨遭不幸遭到严重灾祸,多指死亡。刘心武《钟鼓楼》:“但就是这对卖豆汁的夫妇,前几日却惨遭不幸。”
三生有幸三生都很幸运。形容极为幸运或难得的好境遇。三生:佛教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。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今能一见,是小生三生有幸矣。”
有幸有不幸有幸运的时候,有不幸的时候。指人的遭遇不同。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第六卷:“仆韩愈《淮西碑》而用段文昌,韩遂以仆碑得名。人之有幸有不幸,亦文之有幸有不幸也。”
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。《孔子家语 辨物》:“赐不幸而言中,是赐多言。
行险侥幸行险:冒险。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”
行崄侥幸见“行险徼幸”。
使心用幸见“使心作幸”。元·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一折:“早起晚眠,吃辛受苦,也不知瞒心昧己,使心用幸,做下了许多冤业。”
言多伤幸见“言多伤行”。元·石德玉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问言多伤幸,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。”
使心作幸亦作“使心用幸”。用心机。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二折:“都为他皓齿明眸,不由我使心作幸。”
行险徼幸谓冒险行事以求利。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
乐祸幸灾犹言幸灾乐祸。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而攸之始奉国讳,喜见于容,普天同哀,己以为庆。此其乐祸幸灾,大逆之罪一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