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ǎo

草庐


拼音cǎo lú
注音ㄘㄠˇ ㄌㄨˊ

繁体草廬

草庐

词语解释

草庐[ cǎo lú ]

⒈  茅屋。

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thatched cottage;

引证解释

⒈  简陋的草屋。

《后汉书·周燮传》:“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,下有陂田,常肆勤以自给。”
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三:“﹝ 刘知常 ﹞乃於所居之傍,闢草庐以居,时人谓之‘草庵居士’。”
《元史·吴澄传》:“澄 所居草屋数间, 程鉅夫 题曰‘草庐’,故学者称之为‘草庐先生’。”

⒉  用以谦称自己的住处。

明 刘基 《次韵和王文明绝句》之十七:“草庐不枉达官车,长日惟消满架书。”

⒊  犹草野。

晋 刘寔 《崇让论》:“在朝之士相让於上,草庐之人咸皆化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草庐[ cǎo lú ]

⒈  草舍、草房。

《后汉书·卷五三·周燮传》:「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,下有陂田,常肆勤以自给。」
《文选·诸葛亮·出师表》:「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顾臣于草庐之中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草庐"的意思解释、草庐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虽说头上有着透宵的明月,但夜却是极其深沉的,山峦,流水,疏林,草庐,俱是黑苍苍的,如水的月光给它们罩上了一层轻柔的、橘黄色的薄纱,尤显得朦胧渺茫。

2.4人物作品卷一草庐对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

3.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。

4.在一间简陋却干净、整洁的草庐内,正躺着一个脸色苍白,浑身伤痕的小男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