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éng

一成


拼音yī chéng
注音一 ㄔㄥˊ

一成

词语解释

一成[ yī chéng ]

⒈  古谓方十里之地。谓一经成就。谓奏乐一终。一定的规格。一重;一层。初次制成的。谓击一下。犹一任。任随;听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谓方十里之地。参见“一成一旅”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“乃经土地而井牧其四野” 汉 郑玄 注:“甸方八里,旁加一里,则方十里为一成。”
《易·讼》“九二,不克讼,归而逋其邑,人三百户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三百户者,一成之地也。”
宋 胡锜 《代田万顷到任谢表》:“一成立中兴之基,大披图籍;九井张太平之纪,丕混车书。”
清 顾炎武 《杨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复来吴下感旧有赠》诗:“与君遵晦意,不负一成谋。”

⒉  谓一经成就。参见“一成不变”。

汉 王充 《论衡·率性》:“十五之子,其犹丝也。其有所渐化为善恶,犹蓝丹之染练丝,使之为青赤也。青亦一成,真色无异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黄白》:“不得口诀,犹不可知。况于黄白之术乎?今能为之者,非徒以其价贵而秘之矣。此道一成,则可以长生。”

⒊  一重;一层。

《尔雅·释丘》:“丘一成为敦丘。”
郭璞 注:“成,犹重也。”
邢昺 疏:“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。”
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算数》:“一层谓之一成。”

⒋  谓击一下。

《吕氏春秋·长攻》:“先具大金斗, 代君 至酒酣,反斗而击之,一成脑涂地。”
高诱 注:“一成,一下。”

⒌  一定的规格。

清 恽敬 《三代因革论》:“伦物之纪,名实之效,等威之辨,授之以一成之式,齐之以一定之法。”
严復 《原强》:“不观于圬者之为墙乎?与之一成之砖,坚而廉,平而正,火候得而大小若一,则无待泥水灰粘之用,不旋踵而数仞之墙成矣。”

⒍  初次制成的。

唐 刘商 《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》诗:“来时十三今十五,一成新衣已再补。”
宋 刘一止 《喜迁莺》词:“怨月恨花,须不是不曾经著。这情味望一成消灭,新来还恶。”

⒎  谓奏乐一终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“且夫武始而北出,再成而灭 商” 汉 郑玄 注:“成,犹奏也。每奏武曲,一终为一成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成[ yī chéng ]

⒈  一心一意。

宋·晁端礼〈临江仙·火冷灯〉词:「阿谁教你惜人深。一成迷后,不望有如今。」
宋·周紫芝〈清平乐·芦洲晚净〉词:「梦回满眼凄凉,一成无奈思量。」

⒉  渐渐。

宋·周紫芝〈清平乐·青春欲暮〉词:「人归不掩朱门。一成过了黄昏。只有琐窗红蜡,照人犹自销魂。」
宋·吕渭老〈扑蝴蝶近·风畦嘄竹〉词:「夜长旅枕先知,秋杪黄花渐近。一成为伊销损。」

⒊  十分之一。

如:「帐单加了一成服务费,所以总价多了百分之十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成"的意思解释、一成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,或多或少,总是会有变化的。

2.而这一成本当然不能长期由极少数个人自觉自愿地承担。

3.他对农业是最用不着学术或科学的职业的看法不以为然,认为现代的眼光和古来不同的地方,就是劈头要承认农业是可以用科学来改进,而不是完全靠天吃饭,或是墨守旧法,一成而不可变易的。

4.开业大吉祝你,一家店面,两份收益,顾客三番四次光顾,五福临门照耀,六六大顺生意,七仙过海帮你,八面玲珑客户满门,九九归一成功,十全十美的人生!

5.冬天的雨,总是那么的阴冷,似乎还有点小小的毒辣。那雨滴伴随着冷风打在你脸上,有一股针扎般的疼。一场雨后,便要冷一成。

6.对文人来说,早逝有时乃是一成名捷径。

7.他们在做着一切时并未将彼时舒适安逸的生活、漂亮轩敞的房屋、长大成*的子女考虑在内,他们厌倦了彼此,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,他们不能再继续生活在一起,他们要离婚。

8.可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严谨,他生活在那个越来越疯狂,而且疯狂正在成为艺术时尚的时代,而他却是那样的小心翼翼,讲究克制,懂得适可而止,避免奇谈怪论,并且一成不变.余华

9.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,但在未变之前还是要按原制度来执行。

10.成功不是“一朝一夕”的事,需要的是“一如既往”的坚持,“一成不变”的乐观,“一门心思”的奋斗,“一鸣惊人”的能力,“一丝不苟”的态度,只有这样,2012你才能取得“一飞冲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