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àichuāng

癞疮


拼音lài chuāng
注音ㄌㄞˋ ㄔㄨㄤ

繁体癩瘡

癞疮

词语解释

癞疮[ lài chuāng ]

⒈  恶疮;顽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恶疮;顽癣。 《法苑珠林》卷九二引 唐 唐临 《冥报记》:“唐 武德 中,印人姓 韦 与一妇人言誓期不相负。累年宠衰,妇人怨恨。

韦 惧其反己,自縊杀之。后数日, 韦 身徧痒,因发癩疮而死。”
许杰 《改嫁》:“面色是金黄的,头上生着一头的癞疮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癞疮"的意思解释、癞疮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阿Q头上的“癞疮疤”就像皇上的姓氏,决不能随便提起,音相同也不能说,否则犯讳。

2.所以,为了说明这一点,可以举出小小的草茎和厅堂前的大柱子,以及满身长着癞疮的丑妇和美丽无比的西施,还有那宽大的、奇变的、诡诈的、怪异的等千奇百怪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