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íngāo

民膏


拼音mín gāo
注音ㄇ一ㄣˊ ㄍㄠ

民膏

词语解释

民膏[ mín gāo ]

⒈  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。

唐 唐彦谦 《宿田家》诗:“民膏日已瘠,民力日愈弊。”
宋 苏舜钦 《串夷》诗:“闭之塞漠为良策,啖以民膏是失图。”
明 张居正 《答荆州道府辞两院建坊书》:“诸公所餽,銖两皆民膏也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十四:“刘 项 生长 长城 里,枉用民膏筑万里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民膏"的意思解释、民膏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在封建社会里,官吏敲诈勒索,搜刮民脂民膏,是司空见惯的事。

2.怎么倚恃宠荣,恣为不肖,上面蒙蔽天子,下面侵压公卿,人民膏血被他吮得枯竭不堪,还敢引诱天子肆行虐政,似他这等行为,天理难容,灭绝不远。

3., 在封建社会里,官吏敲诈勒索,搜刮民脂民膏,是司空见惯的事。

4.既然走投无路,那咱们山贼打劫那些为富不仁,吸食民脂民膏的豪绅官商也是天经地义。

5.公生明,廉生威,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

6.心中暗暗盘算着,想必这位临阵脱逃的城主,平日里也不是什么好鸟,定然是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。

7.而武成帝继位之后,搜刮民脂民膏,大造亭台轩榭,和富丽堂皇的宫殿。

8.既然走投无路,那咱们山贼打劫那些为富不仁,吸食民脂民膏的豪绅官商也是天经地义。

9.当时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朝廷,只知一味榨取民脂民膏,对年年泛滥、岁岁闹灾的黄河,从没有着力加以修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