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óngsāng

农桑


拼音nóng sāng
注音ㄋㄨㄥˊ ㄙㄤ

繁体農桑

农桑

词语解释

农桑[ nóng sāng ]

⒈  泛指农业生产;种地与养蚕。

旧时江南以农桑为业。

farming and sericultur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农桒”。

⒉  农耕与蚕桑。

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其令郡国务劝农桑,益种树,可得衣食物。”
唐 白居易 《观刈麦》诗:“今我何功德,曾不事农桑;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餘粮。”
明 徐光启 《农政全书》卷三:“均徵徭,劝农桑,贫不给者,发仓賑之。”
清 蒋纲 《春蚕词》诗:“艰难衣食在农桑,年年拜祭 马头孃。”

⒊  指农作物和桑树。

《隶释·汉西岳华山庙碑》:“触石兴云,雨我农桒。”

国语辞典

农桑[ nóng sāng ]

⒈  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。泛指一般农事生产。

《汉书·卷八七·扬雄传上》:「有田一廛,有宅一区,世世以农桑为业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农桑"的意思解释、农桑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站在收割的田埂上,心中装满农民疾苦的诗人,面对“汗滴禾下土”的刈麦者,心生愧疚,“曾不事农桑”,愧受官府的“禄石”,油然而生恻隐之情。

2.腊八家家煮粥多,五谷杂粮浸豆果。曾为佛粥济众生,代代相传至今朝。子孙后代不忘本,铭记祖先勤俭美。俯首农桑民安泰,丰衣足食好年景。

3.他延用当地有才干的人共同治理凉州,课农桑、立学校,阻击入侵鲜卑族的入侵,保境安民,抚定地方,多所建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