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行尸走肉行尸走肉的意思
xíngshīzǒuròu

行尸走肉


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
注音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

成语解释 行尸走肉

繁体行屍走肉


行尸走肉

词语解释

行尸走肉[ xíng shī zǒu ròu ]

⒈  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走肉: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。活死人。比喻庸碌无能,无所作为的人。

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——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

a walking corpse——one who vegetates;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行尸走肉”。

⒉  比喻徒具形骸,庸碌无为,毫无生气的人。

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后汉》:“﹝ 任末 ﹞临终诫曰:‘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,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’”
清 王夫之 《读通鉴论·汉成帝六》:“张禹 之初,与 王根 异也,犹有生人之气也;虑及子孙而行尸走肉,遂祸人之宗社,冒万世之羞。”
李六如 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二卷第七章:“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’,难道你我就没有责任吗?都象你这样,那 中国 四万万人,就等于四万万行尸走肉啦。”

⒊  比喻精神贫乏,徒有形体的反动分子。

峻青 《不尽巨涛滚滚来》:“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,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其表的行尸走肉而已。”
郭澄清 《大刀记》第五章:“那个出卖灵魂者,只能做为一个行尸走肉继续存在于世而已!”
亦作“行尸走骨”、“行尸走肉”。 《云笈七籤》卷六十:“虽位极人臣,皆行尸走骨矣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刘文恪》:“此等行尸走肉,亦復想啗我金耶?”

国语辞典

行尸走肉[ xíng shī zǒu ròu ]

⒈  会走动却没有魂魄的躯体。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,缺乏生气,庸碌无为。晋·王嘉也作「行尸走骨」、「行尸视肉」、「走骨行尸」、「走肉行尸」。

《拾遗记·卷六》:「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」
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身体类》:「谫劣无能,谓之行尸走肉。」

酒囊饭袋

分字解释


※ "行尸走肉"的意思解释、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有形无魂的行尸走肉,他们有的鼠目寸光,唯利是图;有的吃喝玩乐,腐化堕落;有的是好高骛远,却从不脚踏实地。

2.*品是社会的肿瘤,瘾君子是社会的绊脚石。损害身体健康瘦骨嶙峋,行尸走肉卧床病夫,麻痹神经生命旦夕,丧尽良心人见唾骂。国际禁毒日:痛下决心戒毒做人,妻儿盼你回心转意。

3.的确,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,能够灿烂奔放,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,成为行尸走肉。

4.一百零八、我通常不太写像行尸走肉这种暴力剧。

5.而与之相形见拙的是那些自甘堕落、有形无魂的行尸走肉,他们有的鼠目寸光,唯利是图;有的吃喝玩乐,腐化堕落;有的是好高骛远,却从不脚踏实地。

6.我通常不太写像行尸走肉这种暴力剧。

7., 忧虑、恐惧、自卑只会让人心灰意冷,变成一堆行尸走肉。

8.不二明白,他爸是没体会过得道,一旦得道,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就会消失,人就会一直活在那天里,活在真理里,活在那个女人的身体里,行尸走肉,朝露夕阳,死不死一点都不重要了。

9.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,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,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。

10.梦想,二字萦绕嘴边,这简短的两个字,又似乎凝聚了生命所有的力量。倘若我们失去了它,恐怕只会是行尸走肉般地苟延残喘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