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ī

子推


拼音zǐ tuī
注音ㄗˇ ㄊㄨㄟ

子推

词语解释

子推[ zǐ tuī ]

⒈  春秋时晋国人,姓介。也称介之推、介推。

⒉  旧俗为纪念介子推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春秋 时 晋国 人,姓 介。也称 介之推、介推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侯 赏从亡者。

介之推 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”
杜预 注:“介推,文公 微臣。之,语助。”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介子推 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,文公 后背之, 子推 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。”
成玄英 疏:“晋文公,重耳 也,遭 驪姬 之难,出奔他国,在路困乏, 推 割股肉以飴之。公后还三日,封於后者,遂忘 子推。子推 作《龙蛇之歌》,书其营门,怒而逃。公后慙谢,追 子推 於 介山。子推 隐避,公因放火烧山,庶其走出。火至, 子推 遂抱树而焚死焉。”
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怨思》:“子推 自割而飤君兮,德日忘而怨深。”

⒉  旧俗为纪念 介子推 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舟车帷幄·子推》:“故俗,每寒食前一日,谓之‘炊熟’,则以麪为蒸饼样,团枣附之,名为‘子推’。穿以柳条,插户牖间。相缘云 介子推 逃禄, 晋文公 焚山求之, 子推 焚死, 文公 为之寒食断火,故民从此物祀之,而名‘子推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子推[ zǐ tuī ]

⒈  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。参见「介之推」条。

⒉  宋俗为纪念介之推,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子推"的意思解释、子推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什么是“士”?什么是“士”的精神?是田横墓前自刎的五百条汉子。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。是把大腿肉送给重耳的介子推。还是把自己项上人头当礼物的樊于期。孔二狗

2.马克斯韦尔把椅子推到墙边,在打字机和电话之间劲头十足地来回跑动,就像一个舞蹈演员一样不知疲倦。

3.孝敬和判逆之间,介子推为母而死,选择光荣;李魁只身劈虎报母仇,选择德昭后世;香九龄为父暖被,王文以身喂蚊。孝敬可以帮助你成就很多很多。做个有价值的,无愧生命无愧社会的真正的人,人们也会赠与你回报。

4.而根据史料分析,介子推似乎最为突出的是为了公子重耳赴汤蹈火、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