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孟浩然的诗 > 宿天台桐柏观

宿天台桐柏观

[唐代]:孟浩然

海行信风帆,夕宿逗云岛。

缅寻沧洲趣,近爱赤城好。

扪萝亦践苔,辍棹恣探讨。

息阴憩桐柏,采秀弄芝草。

鹤唳清露垂,鸡鸣信潮早。

愿言解缨络,从此去烦恼。

高步陵四明,玄踪得二老。

纷吾远游意,乐彼长生道。

日夕望三山,云涛空浩浩。

宿天台桐柏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凭风鼓帆海上行,黄昏住宿逗云岛。

远寻水滨隐者的乐趣,近爱赤城山无限美好。

手揽长萝足踩着软苔,停船到天台山观赏探讨。

桐柏观中稍休息,采摘灵芝仙人草。

深夜鹤鸣露水垂降,拂晓鸡啼信潮早。

真想抛开官服印信,从此去掉世间烦恼。

迈开大步登上四明高顶,探踪觅迹寻得二老。

我饶有离家远游的意趣,就是要学他们的长生之道。

日日夜夜遥望海上三神山,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。

注释

天台:山名。在今浙江省天台县东北。西南接括苍山、雁荡山,西北接四明山、金华山。桐柏观:即桐柏宫。观:道教之庙宇。

信:任凭。

逗:停留。

缅寻:远处探访。缅,遥远的样子。

扪萝:扪,攀援。萝,女萝,生长在山中的一种地衣类植物,常自树梢悬垂,全体丝状,呈淡黄绿色或灰白色。

辍棹:停船。棹,划船工具。恣探讨:尽情赏玩。

唳:鹤鸣声。

信潮:潮水定时而起,故称。

纷:盛多的样子。

长生:生命永远存在。

三山:古代传说中的三座仙山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安生 孙佩君.孟浩然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29-32

孟浩然简介

唐代·孟浩然的简介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...〔 ► 孟浩然的诗(286篇)

猜你喜欢

甲寅初度感怀 其一

明代杨士奇

翰苑春坊清切地,从来未有效涓埃。天朝三十三年禄,虚负君恩养不才。

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

明代黎民表

林壑晚逾胜,风尘远暂忘。物情嫌肮脏,吾意在耕桑。

败叶虫行篆,浓花密占房。浮生堪浊酒,穷远任苍苍。

满江红

朱帆

北望长安,悲华夏,又倾梁柱。百年恨、浏阳河水,两番腾怒。

壮士断头除旧制,英雄振臂开新路。问苍天,底事丧斯人,天不语。

依韵和陈秘校见寄

宋代梅尧臣

郁郁东堂桂,常期接袂攀。

羽翰殊不及,蓬荜却空还。

辞欢伯

元代胡奎

彼欢伯兮何仇。吾将汝兮解忧。汝何为兮我尤。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。

我思汝由。汝莫我留。我不汝谋。我目其瘳。

寄刘士亨

明代聂大年

一树樱桃鸟啄残,麦秋天气尚轻寒。

蚕登曲箔桑初尽,燕补新巢土未干。